“中国蒙古史学会2025年会员大会暨北疆民族融合史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2025-09-12 文字:
2025年8月29日,“中国蒙古史学会2025年会员大会暨北疆民族融合史学术研讨会”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蒙古史学会主办,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和呼伦贝尔博物院协办。会议旨在推动中国蒙古史研究、中国边疆历史文化研究,并为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撑和文化基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史学爱好者参加了会议。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蒙古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乌云格日勒研究员主持。鄂伦春自治旗张子成副旗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名誉会长、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教授,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张永江教授致开幕辞。
会议主旨发言分为上下两场,8位专家发言。上半场由中国蒙古史学会原副会长、内蒙古师范大学胡日查教授主持,内蒙古大学白拉都格其教授发言题目为《略谈蒙元王朝的遗孀主政》;张永江会长发言题目为《清代北疆治理中蒙古的角色、地位与长期历史影响》;中央民族大学赵令志教授发言题目为《乾隆朝雍和宫金瓶掣签的制定与实施》;乌云格日勒秘书长发言题目为《人与家庭:细谈清代扎鲁特右翼旗扎萨克家谱人口数据》。主旨发言下半场,由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梁云教授主持,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秘书长、内蒙古大学包文胜教授发言题目为《拓跋(秃发)与乌洛侯(斡勒忽讷兀惕):索发人的南迁与留守》;宁夏大学王培培研究员发言题目为《释西夏文献中的“羊”》;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全荣研究员发言题目为《论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治理与寺庙碑的兴立》;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讲师李群发言题目为《政教秩序的重构:民国初期内蒙古寺院五当召与中央政府的互动》。
8月29日下午,会议设置“北方民族史”、“元史、明代蒙古史”、“清近现代蒙古史”和“多语种文献与蒙古文化”等四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蒙古史及北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多语种文献的发掘与利用、边疆治理的历史经验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
学术研讨会闭幕式由呼伦贝尔博物院赵龙江副院长主持。四个分会场的代表内蒙古博物院程鹏飞副研究馆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翟禹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讲师那日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蔡春娟研究员等四位专家分别对各自小组所讨论议题做了总结。中国蒙古史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内蒙古大学苏德毕力格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和精心筹备,为期一天的密集学术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次学术研讨会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研究观点的碰撞与融合,更有力推动了蒙古史研究范式的创新。与会学者通过跨学科、多视角的对话,深化了对北疆地区民族融合历史规律的认识,为拓展中国民族史和边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学术活力。
【关闭】